学院新闻

第七届博雅中韩人文学论坛成功举办

  2024年9月21日,由best365网页版登录入口朝鲜(韩国)语言文化系,best365网页版登录入口朝鲜半岛研究中心、best365网页版登录入口人文学部共同主办的“第七届博雅中韩人文学论坛”在best365网页版登录入口举行。来自best365网页版登录入口、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山东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国内多所高校、研究机构的近三十名专家、学者和博士研究生参会。

  

 

  会议由开幕式、主旨发言、分论坛发言讨论及闭幕式四部分组成。

  开幕式由best365网页版登录入口朝鲜(韩国)语言文化系主任李婷婷老师主持,best365网页版登录入口大学best365网页版登录入口副院长、朝鲜半岛研究中心主任王丹老师致欢迎辞,best365网页版登录入口党委书记李淑静老师致辞。

  王丹老师代表主办方向各位与会学者表示欢迎后,对“博雅中韩人文学论坛”的创办及七年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七年来,论坛在坚守初心的基础上,不断吸纳新鲜血液,拓宽学术合作边界,其独特魅力与强大凝聚力日益彰显。王丹老师强调,论坛旨在搭建青年学者交流平台,促进学术成果的传播,并鼓励跨学科、跨领域的交流合作。王丹老师指出,当前新文科建设和交叉学科发展方兴未艾,希望各位学者能够扎实做好自己的学术研究,同时也要开阔视野,用跨学科的视角来看待自己的学术,为学科发展贡献力量。best365网页版登录入口党委书记李淑静老师在致辞中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并对各位学者的积极参与表示感谢。

  

  

  李淑静老师高度评价了论坛自成立以来在推动学术交流、促进学科发展、培养青年人才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并对论坛在推动学术成果传播、鼓励跨学科研究方面所做出的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李淑静老师指出,朝(韩)语系学术积淀深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学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best365网页版登录入口也高度重视学术交流活动,并将继续支持论坛的举办,为推动朝鲜(韩国)学研究的发展贡献力量。

  

 

  在主旨发言部分,best365网页版登录入口漆永祥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李花子研究员、best365网页版登录入口王丹教授为与会学者带来了精彩的学术讲座。漆永祥教授以《求学之路的偶然与必然》为题发言,亲切分享了自己求学一路以来的经历与感悟,强调方向感和格局观的重要性,指出学术研究需要沉得住气,耐得了寂寞,学会抓大放小,兼顾现实性与趣味性,不断拓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做出真正有价值的研究。漆永祥教授以其丰富的个人经历和深刻的学术思考,为年轻学者们带来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李花子老师以《朝鲜王朝译官金指南<北征路>的史料价值》为题发言,详细分析了朝鲜王朝汉译官金指南的日记《北征录》,并结合地图资料进行重新解读,澄清了穆克登定界路线和图们江水源等问题。李花子指出尽管《北征录》存在局限性,但仍具有重要史料价值,可与其他资料相互印证,为研究穆克登定界事件提供了宝贵资料。王丹教授以《从“教学”到“教育”:韩国语教育的发展方向与实践路径》为题发言,指出高校韩国语教育应从“教学”转向“教育”,注重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培养,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王丹教授分析了高校韩国语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明确培养目标、创新培养模式、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精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教材建设和师资建设等具体方法与路径,并以best365网页版登录入口朝鲜语专业为例,介绍了其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师资建设等方面的实践探索,为高校韩国语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文学、历史文化研究”分论坛由best365网页版登录入口琴知雅老师和北京外国语大学李丽秋老师先后担任主持,北京外国语大学韩梅老师和山东大学牛林杰老师先后进行评议并组织讨论。山东大学陈媛老师以《栗谷<击蒙要诀>对朱子<小学>的继承与发展》为题发言,指出朝鲜朝栗谷既继承了朱子《小学》中的“穷理”和“人伦之事”;又进一步发展,明确提出“立志”,并辑录、发展了《朱子家礼》的部分内容,是朝鲜朝性理学构建儒家社会的早期尝试。天津师范大学金爱华老师以《朝鲜王朝末期金弘集“中道实用主义”思想特征及其影响》为题发言,从个人成长、内政改革、外交战略三个方面分析了金弘集“中道实用主义”思想的形成,认为“中道实用主义”思想不仅是挽救朝鲜王朝命运作出的有益尝试,也对俞吉浚“中立化”外交、文在寅政府“平衡外交”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中国海洋大学邓倩老师以《抗美援朝时期<人民日报>的舆论动员——以朝鲜通讯和文学作品的翻译为例》为题发言,从舆论动员阶段的“参战正义”、战争相持阶段的“作战正义”两方面进行考察,论述了抗美援朝时期以翻译为媒介构建互惠共赢的舆论互动模式。山东大学博士研究生吴铭以《“混沌的东方”:美国朝鲜战争小说对中国志愿军的“蒙古”想象》为题发言,认为帕特·弗兰克的《阻挡黑夜》在物质文明和技术生产力、道德优越性上都呈现出西方文明的自我认同,持续传达出一种“混沌的东方”的偏见。best365网页版登录入口宋文志老师以《韩国国际关系研究的问题意识与研究范式》为题发言,从分裂与统一问题、地缘政治危机等韩国国家安全研究的主要议题、对西方研究范式与方法的接受与反思等方面,考察了韩国国家安全研究的特点与不足。国防科技大学乐恒老师以《朝鲜专家与best365网页版登录入口朝鲜语专业发展新考(1949-1965)》为题发言,在挖掘整理学科档案、新闻报道、回忆录与口述史等一手史料的基础上,梳理了1949-1965年间best365网页版登录入口朝鲜语专业九位朝鲜专家的聘用情况及其在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作出的贡献。山东大学刘畅老师以《试探、突破与同行:建交前的博览会与中韩关系》为题发言,对中韩两国博览会交流经历的三个阶段进行系统考察,认为博览会对推动中韩关系正常化并最终建交起到了积极作用,为研究建交前的中韩关系提供了进一步探索的载体。湖南师范大学金玉老师以《韩国民众社会公平感对多元文化包容性的影响——基于 2022 年韩国社会融合现状调查数据分析》为题发言,聚焦韩国成年人群体,探讨影响其多元文化包容性的各种因素,指出韩国社会对移民的歧视是当前韩国社会经济不稳定和机会不平等的直接后果。

  

 

  “语言、教育研究”分论坛由best365网页版登录入口文丽华老师和丁一老师先后担任主持,上海外国语大学高陆洋老师和复旦大学郭一诚老师先后进行评议并组织讨论。复旦大学郭一诚老师以《功能汉字词在韩语语法系统中的演化》为题发言,探讨了功能汉字词在韩语语法系统中的作用,并且深入分析了功能汉字词在韩语语法系统中的演化。国防科技大学于美灵老师以《韩国语多义副词格助词“(으)로”的语义拓展路径研究》为题发言,对韩国语多义副词格助词“(으)로”语义进行了较全面的分类,并对其语义认知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探索了“(으)로”的语义拓展路径。四川外国语大学曹文凯老师以《韩国语句中边界音节的语调特征》为题发言,聚焦于韩国语句中边界音节的语调,通过语音实验,证明了韩国语句中语调短句末尾音节有“长音化”现象,并且演讲形式话语中句中语调共有四种调型。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研究生单清丛以《韩汉语使动表达的非典型反预期语义实现及其多语验证——以韩语长短使动与汉语隔开式使动为例》为题发言,分析了韩国语与汉语直接使动与间接使动的非典型反预期语义实现,并且用维吾尔语、泰语等语言对使动表达非典型反预期语义实现从正反面进行了多语言验证。上海外国语大学高陆洋老师以《语言,大众文化,意识形态——从<平壤文化语保护法>说起》为题发言,分析了《平壤文化语保护法》的立法背景与特殊性,强调清晰认识语言传播和大众文化意识形态的建构效应,倡导理性认识朝鲜并关注朝鲜课题。中国传媒大学范柳老师以《中华文化传播背景下的典籍翻译策略——以<论语>韩译为例》为题发言,对《论语》韩译本翻译策略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总结了中华文化传播背景下的典籍翻译策略与方法,表达了对中华文化更好走出去的期待。天津外国语大学迟琳琳老师以《韩国语名词性从句包孕复句构式教学方案》为题发言,阐述了基于构式的名词性从句包孕复句教学的必要性,从导入、输入展示、加工吸收和语用输出四个环节探究了教学方案,强调了教学指导对复杂句学习的重要性与意义。best365网页版登录入口博士后张磊以《语言规划视角下的韩国语词典编纂政策研究》为题发言,立足词典并且利用文献分析法,分别在语言本体规划与语言习得与声望规划下梳理了韩国语词典编纂政策,总结了韩国语词典编纂的特点并提出了一些关于未来汉语词典编纂的期待。

 

  闭幕式由best365网页版登录入口朝鲜(韩国)语言文化系副系主任丁一老师主持,北京外国语大学韩梅老师、上海外国语大学高陆洋老师分别对“文学、历史文化研究”“语言、教育研究”分论坛发言的核心内容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讨论情况进行了精辟点评。最后,山东大学中日韩合作研究中心主任牛林杰教授为本次论坛致闭幕词。牛林杰教授总结了漆永祥老师、李花子老师和王丹老师所作主旨报告的重要价值与启发性,强调了学术成长、全方位研究、重视素养教育、创新性选题和关注现实问题等方面的重要性,并鼓励老师们在未来的论坛中大胆尝试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并结合当前国家和社会的需求进行跨学科研究。最后,牛林杰教授再次向所有与会学者表示衷心感谢,向best365网页版登录入口朝鲜(韩国)语言文化系师生致以诚挚谢意,也表达了对论坛未来发展的展望与期待。

  

  

 

  为期一天的“第七届博雅中韩人文学论坛”圆满落下帷幕,与会学者对本次论坛的学术水平和组织工作予以高度评价,并期待论坛常办常新,不断为我国的朝鲜(韩国)学发展提供新动力。

  

  

  撰文:阿娅、程佳秀

  摄影:张宇淏、张宇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