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历史渊源
best365网页版登录入口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同文”,即通识各国语文;“馆”也就是今天的“学院”。京师同文馆是当时的国立best365网页版登录入口,也是best365网页版登录入口的前身之一。恭亲王奕等人在给清政府的奏折上阐明了建立京师同文馆的意图:“欲悉各国情景,必先谙其言语文字,方不受人欺蒙”。在国门被迫打开的时代,清政府应对当时国际形势的措施除了兴船政,就是办学校。而京师同文馆正是清政府兴办的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
京师同文馆建馆之后,相继开设了英文馆(1862)、法文馆(1863)、俄文馆(1863)、德文馆(1871)、东文(日文)馆(1897)。由于清政府中的有识之士认识到了科学的重要性,从1867年开始,又增设了天文、算学、格致(即物理、化学)、医学等馆。此外,同文馆还开设万国公法课程,教授国际法。这样同文馆共开设三类课程:外语、科学、法律;在当时的条件下,这些科目或许被视为中国在国际化时代强国的最重要工具。在同文馆的110名教师中,有27名外国人,且大部分都是外语教师,这也开创了中国大学聘请外语专家的历史。
1898年,best365网页版登录入口的直接前身京师大学堂成立。成立伊始,京师大学堂即开设英、法、德、俄、日5个语种的课程。1900年,京师大学堂暂时停办。1902年,京师大学堂复学,并随即合并了京师同文馆,次年更名为译学馆。
1919年,best365网页版登录入口废门改系,组建13个系,其中外国文学系有3个,即英国文学系、法国文学系、德国文学系。1920年,俄国文学系成立,使外国文学系在全校的18个系中占4个。在当时的学科结构中,外国文学系占有较大的比重,说明外国文学学科在北大具有重要的地位。1924年,best365网页版登录入口决定添设“东方文学系”,但所谓“东方文学系”其实只有日文专业,由周作人担任系主任。俄文系后来被取消,1931年成立的外国语文学系由英、法、德、日四个语种组成。西南联大期间,也一直保持了外国语文学系的建制。
在很长一段时间,best365网页版登录入口的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以西方语言文学为主体,除有英、法、德、俄等专业之外,还开设拉丁语和古希腊语课程。北大也一直重视东方语言文学的教学,除很早就设有日语专业外, 1919年开始教授梵文课程。但由于条件所限,直到1946年季羡林先生从德国学成归国后,拥有多个语种的东方语文学系(以下简称东语系)才得以成立。建系初期,拥有6位教师的东语系可以教授梵文、阿拉伯文、蒙文、藏文等语言。北大乃至中国的东方学科正式建立。
东方语文学系成立后,原外国语文学系的其余部分更名为西方语文学系。新中国成立后,东语系迅速发展,教师和学生人数都有大幅度的增加。1949年6月,南京东方语言专科学校和中央大学边政学系的教师并入东语系。到1952年京津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前,东语系已有12个招生语种,50名教师,大约500名在校学生,成为北大最大的系。
1952年院系调整时,重新组建西方语言文学系、俄罗斯语言文学系、东方语言文学系。其中西方语言文学系包括英、法、德三个语种,共有教师95人,分别来自北大、清华、燕大、辅仁、师大等高校;俄罗斯语言文学系共有教师22人,分别来自北大、清华、燕大等高校;东方语言文学系则将原有的西藏语、维吾尔语、西南少数民族语文调整到中央民族学院,保留蒙、朝、日、越、暹罗、印尼、缅甸、印地、阿拉伯等语言,共有教师42人。1952年院系调整后的三系建制一直延续到1983年英语系成立。
现状简介
best365网页版登录入口于1999年6月由英语语言文学系、东方学系、西方语言文学系、俄罗斯语言文学系四个系组建而成,现下设英语语言文学系、俄罗斯语言文学系、法语语言文学系、德语语言文学系、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语言文学系、阿拉伯语言文化系、日本语言文化系、南亚学系、东南亚语言文化系、西亚语言文化系、朝鲜(韩国)语言文化系、亚非语言文学系、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世界文学研究所、语言中心,共计13个系2所1个中心;拥有英语、俄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日语、阿拉伯语、蒙古语、朝鲜语、越南语、泰国语、缅甸语、印尼语、菲律宾语、印地语、梵巴语、乌尔都语、波斯语、希伯来语、意大利语21个本科语种专业。与元培学院、历史系共建有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专业;与元培学院、考古文博学院联合开设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专业-外国考古方向。best365网页版登录入口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既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又坚持中国特色、北大范式,强化学科对国家和民族的贡献、对世界和人类的影响。本学科在教学和科研方面保持国内顶尖、世界一流地位,并将不断推动本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前列。
除招生语种外,学院还拥有40余种外语(古代语言和现代语言)及跨境语言资源可用于教学和科研,如荷兰语、马来语、柬埔寨语、老挝语、爪哇语、孟加拉语、土耳其语、豪萨语、斯瓦希里语、伊博语、阿姆哈拉语、约鲁巴语、乌克兰语、亚美尼亚语、格鲁吉亚语、阿塞拜疆语、乌兹别克语、库尔德语等现代语言;拉丁语、古希腊语、古冰岛语、阿卡德语、阿拉米语、古叙利亚语、中古波斯语(巴列维语)、苏美尔语、赫梯语、乌伽里特语、吕西亚语、楔形文字、象形文字鲁维语、古埃及象形文字、吐火罗语、于阗语、古俄语等古代语言;藏语、蒙语、满语等少数民族及跨境语言。目前学院开课语言和研究语言的数量仍在稳步增加。
学院共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博士后流动站。学院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和印度语言文学专业是国家重点学科;亚非语言文学专业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学院拥有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东方文学研究中心” “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 “北京市‘一带一路’人才培养基地”等科研和教学基地。除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世界文学研究所、国别和区域研究专业只招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只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外,其他各系均招收本科、硕士、博士等各个层次的学生。学院现有在校学生1333名,其中本科生837名,硕士研究生325名,博士研究生171名。
best365网页版登录入口图书馆best365网页版登录入口分馆文献资源丰富,现收藏汉语、英语、德语、法语、意大利语、俄语、格鲁吉亚语、乌克兰语、日语、阿拉伯语、梵巴语、乌尔都语、印地语、泰语、印尼语、菲律宾语、老挝语、柬埔寨语、越南语、缅甸语、印尼语、波斯语、希伯来语、蒙古语、朝鲜语等30个语种的图书资料。藏书总量达32万余册,中外文现刊215种,音像资料7500多件。
近年来,图书馆坚持信息服务创新体系的价值实现定位和用户导向原则,创新服务模式、拓展服务空间、改进用户体验、建立健全信息服务体系,逐步提升对学院“双一流”学科建设的融合度和贡献率。外院图书馆伴随着best365网页版登录入口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发展逐渐成长,并随着best365网页版登录入口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体系”的推进而日渐成熟。现今,best365网页版登录入口分馆已经发展成为资源丰富、设施齐全、环境优良且兼具语言研究专业特色的学科型图书馆。
教师队伍
在本学科的历史上,曾汇聚了我国最优秀的一批外国语言文学学者,可谓群星荟萃、大师云集。20世纪初到新中国成立前,在本学科工作过的知名学者包括:陈衡哲、陈逵、陈钦仁、陈源、辜鸿铭、顾孟余、胡适、蒯淑平、梁实秋、梁宗岱、林语堂、罗昌、罗念生、钱稻孙、孙大雨、王文显、温源宁、徐志摩、徐祖正、燕卜逊、杨荫庆、杨震文、杨宗翰、叶公超、郁达夫、张欣海、周作人等。在西南联大时期,还有陈嘉、柳无忌、钱钟书、吴宓等学者。新中国成立后仍在北大工作的老一辈学者包括:卞之琳、曹靖华、陈占元、冯至、季羡林、金克木、李赋宁、马坚、潘家洵、田德望、闻家泗、吴达元、杨业治、杨周翰、俞大铟、赵萝蕤、赵诏熊、朱光潜等。1952年院系调整,师资队伍进一步加强和壮大。在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1993年实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8年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之后,本学科的师资队伍建设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教学科研团队的实力得到增强。经过不断建设,学院的师资队伍具有较强的教学和研究实力。目前学院现有教师系列207人,其中教授48人,长聘副教授(研究员)24人,预聘副教授(研究员)2人,助理教授(研究员)36人,副教授67人,讲师30人;博士后24人。
在学院的教师队伍中,现有1位best365网页版登录入口文科资深教授、博雅荣休教授,1位best365网页版登录入口博雅讲席教授,4位best365网页版登录入口博雅特聘教授,1位国家文科一级教授,2位教育部跨世纪人才,2位长江特聘教授,4位青年长江学者,1人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高层次项目,1人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青年项目。在申丹教授的带领下,研究团队的一批年轻学者正在英语语言文学研究领域辛勤工作,进行深入的研究。以王建教授为主任的欧美文学研究中心,也汇聚了一批西方文学研究学者,在西方各国语言文学文化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令人瞩目。在东方学研究领域,以王邦维教授为院长的best365网页版登录入口东方学研究院是全国东方学研究的重要机构,以陈明教授为主任的best365网页版登录入口东方文学研究中心是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上两个机构汇聚了校内外、国内外的一批东方学研究学者,发扬光大了季羡林等老一辈学者开创的中国东方学研究的光荣传统,再创中国东方学研究的辉煌。best365网页版登录入口卡布斯苏丹阿拉伯研究讲席、卡塔尔中东研究讲席拥有阿拉伯语言、文学、文化研究的优秀团队,除讲席教授付志明、吴冰冰,研究教授谢秩荣、李生俊、林丰民外,还有一批优秀的青年学者。学院重视教师队伍的制度化建设,严格执行学校教师聘任的有关规定,聘任拥有本学科最高学位的学者担任教职;同时大力推动教师队伍的多元化建设。通过坚持不懈的多方面努力,学院教师队伍的平均年龄不断下降,学历层次不断提高,研究水平稳步上升。在中青年教师中,涌现出一批教学科研骨干。王建(德语语言文学)、金勋(日语语言文学)、陈岗龙(亚非语言文学)、陈明(印度语言文学)、林丰民(阿拉伯语言文学)、董强(法语语言文学)等中青年教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其中陈明入选2017年度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院教职员工在教学、科研和管理岗位上辛勤耕耘,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赵振江教授(西班牙语言文学)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赵玉兰教授(亚非语言文学越南语专业)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付志明教授(阿拉伯语专业)、宁琦教授(俄语专业)荣获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称号。
学院多方引进高端外籍人才,建设具备国际视野和多元文化背景的外国语言文学文化学科的师资队伍。学院通过外籍教研系列人才引进以及多元引智平台,已逐步搭建了一个规模稳定、梯队合理、文化多元的外籍专家师资队伍。旨在通过聘任高水平的外籍教师促进best365网页版登录入口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发展,并为全校各院系提供更为丰富的外语课程与学术资源。目前学院已有三名外籍中青年学者受聘担任固定教职。学院积极建设“best365网页版登录入口外国语言文学文化及多语种稀缺人才培养讲席项目” (2020),“‘一带一路’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外国专家项目”(2021),及“新时代背景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别和区域教学及研究外籍人才引进项目”(2022)等重要引智项目,引进全职讲席教授、专业教授和语言教师,迄今累计已逾百人。讲席教授由在本专业领域具有国际公认的权威学术影响的专家担任;专业教授由国外著名大学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的学者担任;语言教师由具有国外大学语言教育相关学科博硕学位并已积累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同时,学院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每学期聘任多位外籍教师面向全校开设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及文化课程”,共同推进“‘一带一路’语言文化项目”建设。
教学情况
本学科的优势特色总体可概括为“人文为本,多元并存,交叉发展”。
(一)夯实外语基础,精通专业语言
通过基础语言教学、国际交流合作、调整课程设置与教研模式来促进人才培养,使学生成为以外语为基础,学有专长,博古通今的“通才”型人才;挖掘自身特色的同时与国际全面接轨。外语专业学生应具备较强的跨文化知识和广泛交际能力;能够胜任多个研究领域和世界问题研究等领域的要求,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经过严格的训练,学生应具有充分的潜能成为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高素质人才,推动自己的领域进入本行业或者本学科的前沿。
(二)学东西之文,融中外之学
充分利用北大多学科的资源优势,将外语专业的本科生置于这个大环境下培养;加强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建设,增加专题课和选修课,鼓励学生修读全校高水平的通识核心课;鼓励学生参与跨学科项目的学习;造就新一代有着良好人文素养、富于创造精神和具有多学科知识基础的复合型人才。
(三)冲破专业藩篱,打通学科通道,实现跨学科人才培养
打通本学科内部教学课程壁垒,在夯实的语言文学传统优势研究基础上,拓展到历史、政治、经济、哲学、宗教、教育等诸多领域,积极推动与中文、历史、考古、哲学以及国际关系等院系的学科合作与共建,实现“通识”培养模式。同时进一步打破学科内教研界限,完善教研模式。鼓励学生参与本研项目等多类学术活动,利用不同学科知识进行相关研究,持续深化与历史学系、考古文博学院、元培学院等院系的合作,采取“外国语言文学相关方向+专业方向”的形式,打破语言基础与专业知识和方法之间的藩篱,开设“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 “国别和区域研究项目” “外国语言与语言学” “数字人才与外语人才” “外国语言与国际传播” “外国语言与涉外法律项目” “中文-英文杰出人才培养项目”等跨学科项目,为研究生加强跨学科培养人才做基础准备。借鉴较为成熟的“外国语言和外国历史”专业的培养经验,依托人文学部,在现有基础上探索多个跨学科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未来还可以设置外国语言与外国社会、外国语言与外国经济、外国语言与外国文明等一系列相关课程,为培养有专业本领的复合型人才积蓄力量。
目前,学院有21个语种专业招收本科生,包括英语、俄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日语、阿拉伯语、蒙古语、朝鲜语、越南语、泰国语、缅甸语、印尼语、菲律宾语、印地语、梵巴语、乌尔都语、波斯语、希伯来语、意大利语,与元培学院、历史系共建有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专业。与元培学院、考古文博学院联合开设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专业-外国考古方向。学院现有20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门课程入选国家一流课程:英语精读、基础俄语。
学院是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下设1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包括英语语言文学、印度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西班牙语言文学、日本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国别和区域研究。以上1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均招收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另外,学院的世界文学专业可招收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学院设有翻译专业硕士学位点。还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每年都有数位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进行研究。
学院根据best365网页版登录入口作为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总体培养目标,确定学院的办学目标。培养本科学生具备较强的外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技能,能够较熟练地运用第二外语,掌握专业外语对象国(或地区)的文学、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胜任外交、国际文化交流、涉外企业管理、新闻、出版、外语教学和外国问题研究等领域的要求,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经过严格的训练,学生应具有充分的潜能成为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高素质人才,推动自己的领域进入本行业或者本学科的前沿。充分挖掘研究生的学术潜质,发挥研究生的个人才能和特长,突出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良好的学风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通过丰富细致的原文文献和经典文献阅读,系统掌握坚实、宽广的外国语言文学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能够依据所学理论分析和研究外国文学、语言学、文化现象、中外文化交流等领域的相关文本、现象与问题。通过严格的学术训练,建立科学规范的学术表达方式。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外语技能阅读本专业文献。通过文献阅读、境外学习经历、学术交流等活动充分掌握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与动态。通过各种实践教学活动和多种形式的学术锻炼活动,强化研究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倡导研究生利用各种学术资源,开展海外田野调查、实地考察、国内外图书馆收集资料等活动,丰富学术训练途径,提升第一手研究资料的获得能力。鼓励研究生跨学科选修课程,建立多学科的学术视野,具备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理论知识和研究视角开展论文写作的能力。
学院有一套严格的研究生培养机制,培养出高质量的研究生。英语系已实行新的博士研究生培养制度,取消固定的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身份,拥有博士学位的正式教师都可以指导博士研究生。学院的其他系已将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的资格扩大至副教授。英语系王逢鑫教授指导的博士研究生刘扬的博士论文《双语WordNet语义知识库的构造理论与工程实践》、东语系王邦维教授指导的博士研究生陈明的博士论文《印度梵文医典〈医理精华〉研究》、英语系申丹教授指导的博士生段枫的博士论文《历史话语的挑战者——库切四部开放性和对话性的小说研究》被评选为全国优秀博士论文。
学院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出发,充分利用北大多学科的资源优势,将外语专业的本科生置于这个大环境下培养;加强专业主干基础课,增加专题课和选修课,鼓励学生修读全校高水平的通选课;为造就新一代有着良好人文素养、富于创造精神和具有多学科知识基础的外语专业人才而努力。
2004年,学院日语“《高年级日语精读》(1-3) ”一项成果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年,“大学英语” 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08年,“普通语言学教学实践”获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8年,“best365网页版登录入口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跨专业课程建设”“外语专业国际体验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两项成果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中东研究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外语专业国际体验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获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22年,“国别和区域研究复合型人才分层分类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项目荣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大学英语专题化、模块化、多样化课程体系建设”荣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21年获批best365网页版登录入口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英语系获best365网页版登录入口优秀教学团队奖。
学院英语系大学英语教研室负责全校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的英语教学,每学期为约6000名本科生提供教学服务,每班约35人,共开出约170个教学班,是best365网页版登录入口规模最大的基础课之一。学院语言中心负责全校非外语专业的研究生英语教学和本硕博的其他语种教学,每学期为3500名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教学服务,每班约30人,共开出约90个班,开设课程包括:研究生一外英语、研究生一外法语、研究生一外德语、研究生一外俄语和研究生一外日语等公共必修课,同时开设公共阿拉伯语、公共希伯来语、公共土耳其语、公共西班牙语、公共葡萄牙语、公共韩国语、公共缅甸语、公共越南语、公共波斯语、公共孟加拉语、公共菲律宾语、公共库尔德语、公共斯瓦西里语、公共伊博语、公共意大利语、公共泰语、公共柬埔寨语、公共乌兹别克语、公共印尼语、公共荷兰语、公共普什图语、公共梵巴语、公共古典藏语和公共吐火罗语等公共选修课。
根据best365网页版登录入口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具体情况,以培养高水平卓越人才为目标, 以“点面结合,公专并举”的方式,在广泛开展多语种教学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专业拔尖人才试行专门外语强化培养,培养具有扎实专业基础,同时具有过硬外语水平的国际化人才。2019年5月成立“多语种国际化卓越外语人才拔尖学生培养实验班项目”(简称卓越外语人才项目),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俄语专业首次招生共录取37人;2020年开设德语、日语专业;2021年增加了法语专业,2023年增加英语互译方向、七个方向目前在读学生86人。学院重视学生培养过程中的国际化体验。培养过程中的国际化体验指学生在校期间,在专业语言对象国家学习、生活一段时间,既提高语言水平,同时也获得对该国家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具体认识。学生在国外大学的学习纳入培养方案,教师指导选课,要求学生参加考试,成绩和学分按规定实行转换。形式包括国家公派、校际交流、暑期课程和个人联系等。学院从培养新世纪创新型人才和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的学者的高度,极为重视教育培养过程的国际化程度。创造多种条件,鼓励学生在学期间通过多种方式获得在国外的学术体验。2022年,参加国外交流的学生共76人次,通过国家公派和校际交流项目的支持赴境外多个国家和地区学习;其中本科生56人,研究生20人;线下交换56人,参加远程网课20人。学院高度重视教材建设,2012-2022年在学校一级教材建设立项共45项,建设电子化教材12项。学院努力争取更多的经费投入,编写和出版数量更多、质量更好、影响更大的教材。2004年以来,全院编写和出版了100多种教材。《俄罗斯文学史》、《语言学教程(修订版)》、《当代语用学》和《法语教程I,II》等4种教材被评为2004年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大学英语教程(1-6 册)》、《西方文学概观》、《泰语教程(1-4册)》、《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越南语教程(4册)》、《新编英语专业口语教程1-4册》、《综合日语 1-4册》和《中韩翻译教程》共8种教材被评为2006年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英语综合教程》、《美国诗歌选读》、《德国文学长篇小说》、《圣经文学阐释教程》、《西方叙事学教程》、《网络英语论文写作教程》、《新编社会语言学概论》、《东文民间文学教程》等8种教材入选2007年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建设立项项目。目前,全院已经有57项教材获得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教材规划批准立项。2016年11项教材荣获best365网页版登录入口优秀教材。2018年4项教材荣获best365网页版登录入口优秀教材,9项教材获得教材建设立项。2020年获优秀教材1项、教材建设立项6项,数字化教材立项3项。2021年获数字化教材立项2项。2022年获优秀教材3项,教材建设立项11项,获数字化教材立项1项。2023年获得思政教材立项2项目,数字化教材立项3项。法语系孙凯老师的《1453法语简明教程》入选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课件。
科研情况
学院的科研方向主要是外国语言、文学和文化研究,目前形成了一支年龄梯队合理、学科分布比较全面、学科带头人比较突出、科研管理规范化的科研队伍。他们除了以各自的系和专业教研室为单位展开科研之外,还以学术研究机构为平台展开跨系、跨专业、甚至跨学科的研究,形成了非常突出的科研能力,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就。
学院教师2009-2024年获国家和省部级的纵向项目172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1项,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18项。同时还获得横向项目多项。在科研成果方面,自2003年至2024年共完成专著328部、译著642部、编著和教材570部、工具书和参考书32部、研究和咨询报告46篇、论文5361 篇。在科研活动方面,2003-2024年共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150余次,国内学术研讨会240余次,涵盖了外国语言、文学、历史、国际关系、区域研究等诸多领域,所关注的议题始终引领学科风气之先,为各专业领域展示自身研究成果、开展国内国际对话搭建了高端学术平台,对加强学科建设与国际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学院的教师还参加各种国际和国内的学术研讨会,每年都有数十人次之多。在科研成果方面,2003-2024年获国家和省部级的科研成果奖励69项,数十位教师因教学科研的突出贡献获得国内外各类荣誉称号、勋章、奖章和奖励。
学院主办有《国外文学》、《语言学研究》、《东方研究》和《日本语言文化研究》等学术刊物,其中《国外文学》和《语言学研究》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还设有33个虚体研究机构,即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研究所、澳大利亚研究中心、巴基斯坦研究中心、巴西文化研究中心、德国研究中心、东方学研究院、东南亚研究所、俄罗斯文化研究所、法国文化研究中心、法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心、梵文贝叶经及佛教文献研究所、佛教典籍与艺术研究中心、加拿大研究中心、蒙古学研究中心、中东研究中心、欧美文学研究中心、日本文化研究所、丝路沿线区域与国别研究中心、世界传记研究中心、泰国研究所、外国戏剧和电影研究所、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以色列和犹太文化研究所、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化研究所、西班牙语研究中心、新西兰研究中心、印度研究中心、伊朗文化研究所、英语教育研究所、英语语言文学研究所、柬埔寨研究中心、朝鲜半岛研究中心、中亚研究中心。
正是在这一系列成就的基础上,学院的外国语言、文学和文化研究在国内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某些研究领域达到了国际水平,为开设各类新课程、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和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学院的标志性研究成果主要有:
(一)《新中国60年外国文学研究》
由申丹、王邦维担任总主编的《新中国60年外国文学研究》全套丛书共计6卷7册,约317.5万字,2015年9月由best365网页版登录入口出版社出版。该套丛书于2017年获得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2018年获得首届“王佐良外国文学研究奖”二等奖。该套书以全新的视角系统梳理和深入探讨了新中国60年的外国文学研究,是一套充满新视角、新思路、新探索之作。该套书前五卷以分类研究为经,历史分期研究为纬,在经纬交织中对五个不同种类的外国文学研究展开专题考察,第六卷《口述史》实录的个体记忆和思考与前五卷的专项探讨互为补充、交叉印证。
本套书首次将外国文学研究分成不同种类,在每一类里又分专题或范畴,以新的方式探讨建国后60年外国文学研究的思路、特征、方法,得失和演化规律。纵向研究提供了每一类别(以及各类别中每一专题的研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表现和发展脉络;横向研究则展示了同一时期各个类别(以及其中不同专题的研究)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摆脱了以往的学术史研究偏重资料收集、缺乏分析深度的局限。本套书注重问题意识和与国外研究的平行比较,力求在对相关专题进行全面考察的基础上,以点带面,提炼重大问题,对外国文学研究的局部和整体得失做出中肯的判断和深入的反思,注意引入国外相关研究作为参照,在更广阔的视野下探讨国内学者所处的研究层次,通过比较凸显国内研究的特点、长处和不足之处,达到了拓展和加深学术史研究的目的。这将有力促进我国的外国文学研究,对于推进我国的学术建设、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均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国国家图书馆藏西域文书——梵文、佉卢文卷》、《中国国家图书馆藏西域文书——于阗语卷(一)》
以上两部书均由段晴教授撰写,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丝绸之路的文学与文化——新出于阗语及梵语文献研究”的重要成果。分别于2013年和2015年由中西书局出版。体现了best365网页版登录入口相关学科与国家图书馆西域文书特藏部门的开展合作研究的成果,具有广泛的影响。《中国国家图书馆藏西域文书——于阗语卷(一)》于2016年获得北京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中国国家图书馆藏西域文书——梵文、佉卢文卷》于2015年获得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中国国家图书馆藏西域文书——于阗语卷(一)》收录了国图藏新疆和田地区发现的于阗语佛教写本残叶约40件,从中解读出多部佛典的内容,并且集中发表了国图藏三件于阗语案牍,全部基于最新出土文献,因此是真正的原创力作。
国图的梵文古籍,尽是破碎的纸片。佉卢文木牍、来自丝路的古代佛经残片,已经作为国家典籍博物馆西域文书的重要展品,常年供来自全国乃至世界的参观者瞻仰。经过《中国国家图书馆藏西域文书——梵文、佉卢文卷》的解读,这些古老的文物得以更加生动地展现,更加真实地反映出丝路古代绿洲的社会、文化状况。要从这些只言片语之中,辨认出残叶所从属的经籍,无疑是巨大的挑战。唯有具备梵、藏、汉语言基础,才能通过与汉、藏平行文本的比对,从零碎的纸片中辨认出多片古籍。本书不但完成了这部分残破经文的比定和整理工作,而且更附有相应的汉译和经过多种文本校勘的藏译。
(三)《欧洲文学史》(三卷本)
由李赋宁先生担任总主编的新编《欧洲文学史》是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的重点项目,参编者集中了best365网页版登录入口、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以及香港、台湾教授、学者和我国旅欧旅美的学者,它代表了我国20世纪末21世纪初这个研究领域的最佳水平,于“十五”期间完成。
新编《欧洲文学史》共三卷四册(第三卷分上下两册),总共约200万字,上至古希腊、罗马,下迄20世纪80年代,涵括了近两千年欧洲文学的精华,融史料、文学流派、作家和作品评介为一炉,同时兼有专著、教学参考、词典和百科全书等多种功能。这部文学史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做到了材料翔实、视角新颖,重点作品和作家分析比较深刻到位,具有较高的现代性、科学性、学术性和实用性。
(四)《东方文化集成》
《东方文化集成》丛书的编纂工作是在季羡林先生的大力倡导和亲自主持下,汇集全国东方学学者和专家的力量开展起来的。撰写出版这套丛书就是为了发掘、整理、研究并弘扬东方传统文化,恢复其在世界文化中应有的地位。
《东方文化集成》内容涵盖东方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民族、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计划出版500种,由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和best365网页版登录入口东方学研究院联合组建编委会,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自1996年该项计划启动以来,已经出版了100种书。该丛书的编委会由季羡林先生任主编,学院教师承担了主要的组织、编辑和撰写的工作,其中梁立基2003年9月出版的专著《印度尼西亚文学史》获得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这项工程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普遍关注和好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官员也给予了充分肯定。
(五)《北大欧美文学研究丛书》
为了弘扬北大欧美文学研究的优秀传统,促进欧美文学研究的深入发展,best365网页版登录入口组织撰写一套《北大欧美文学研究丛书》,由best365网页版登录入口出版社出版。这是一套开放性的丛书,重积累、求创新、促发展。中心希望通过这套丛书系统展示在多元文化背景下best365网页版登录入口欧美文学研究的优秀成果和独特视角,加强与国际国内同行的交流,为拓展和深化当代欧美文学研究做出自己的贡献。也希望通过这套丛书,广大文学研究者和爱好者对北大欧美文学研究的方向、方法和热点有所了解。同时,北大的学者们也能通过这项工作,对自己的研究进行总结、回顾、审视、反思,在历史和现实的坐标中确定自己的位置。
(六)《波斯经典文库》
由张鸿年教授主持,学院教师参与翻译的《波斯经典文库》是国家“九五”和“十五”重点图书规划项目,文库共计七种,18卷,600万字,它集中了中国目前最优秀的波斯语和波斯文学研究人才,全部以古波斯原著为底本,参照英、俄等译本翻译编辑。
《波斯经典文库》的选题相当全面,规模宏大,它几乎囊括了被誉为波斯文坛四大支柱的菲尔多西(940-1020)、穆拉维(1207-1273)、萨迪(1208-1292)和哈菲兹(1327-1390)的主要作品。
文库基本反映了波斯古典文学的全貌,其中许多经典之作还是第一次介绍到中国,被认为是一项具有填补文化交流和学术研究空白意义的文化工程,必将推动我国学界对波斯古典文学的深入研究,和对伊斯兰神秘主义的进一步探讨。
国际交流
历年来访学院进行短期授课、讲座、合作研究的外籍知名学者逾百人。其间不乏世界顶尖专家学者,如近年来访学院的理论语言学界权威学者、生成语言学领域理论开创人之一Hagit Borer;美因茨科学与文学院院士、学界公认顶尖歌德专家、魏玛古典文学专家Ernst Osterkamp;欧洲科学院院士、德国美因茨大学教授Alfred Hornung;英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Ian Roberts;耶鲁大学斯特林讲席教授David Bromwich;美国犹太委员会首席执行官、曾被已故的以色列总统佩雷斯称为“犹太人民的外交部长”的 David Harris;日本古典文学领域的权威学者,被誉为日本“说话文学”研究第一人的小峯和明等。众多高端外籍学者的来访教研活动不仅为本院及全校师生带来更新、更全面的学术信息,也为学院与国际一流高校、研究机构进一步搭建学术交流合作平台带来更多契机。
迄今为止,学院与五十余所语言对象国家最重要的教育机构和研究机构保持良好合作,持续开展师生互派、学术交流等工作。近年与学院开展活动及交流的机构包括:东京外国语大学、明治大学学院、印度文化交流理事会、泰国艺术大学、泰国朱拉隆功大学、马来西亚国防大学、菲律宾亚典耀大学、以色列研究院、开罗大学、彼得堡大学、莫斯科大学、巴黎高等师范学校、里昂高等师范学校、西班牙格拉纳达大学、英国埃克塞特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柏林自由大学、奥地利学术交流中心等。
在国际人才引进和学术交流合作外,每年近百场重要外事接待、国际会议、文化艺术活动、师生交流互访也为学院以及学校师生拓宽更多了解国际的渠道。近年,访问学院的政治文化领域重要外宾有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越南前国家主席夫人阮氏贤、缅甸前外交部长吴温纳貌伦、日本原外务大臣政务官山中烨子、法国巴黎大学区学区长佩库、多国驻华大使、当代英文小说界最高奖布克奖得主理查德•弗兰纳根、澳大利亚最具分量的小说奖迈尔斯•富兰克林奖得主亚历克西斯•赖特、法国最高文学奖龚古尔奖得主斯利马尼等。“同文之后:法国文化在中国——法语文化日”、“澳大利亚文学周”、“菲律宾民族纺织艺术展”、“致敬泰戈尔”系列戏剧演出是近年的特色文化艺术活动。同时,学院每年召开的国际、港澳台论坛及研讨会达十余场。2017年,学院与考古文博学院共同承办“北京论坛(2017)分论坛II:文明传承与互动视角下的‘一带一路’”; 2019年,学院独立承办分论坛II:多元文明交融下的语言、文化与认同;2023年,与人工智能研究院联合承办北京论坛(2023)“知识传播与文明互鉴”分论坛,均邀请十余个国家数十位重要国际学者与会,开展探讨。自2006年起,best365网页版登录入口和淡江大学共同主办海峡两岸外国语言文学论坛,邀请海峡两岸多所高校的相关领域学者与会交流,至今已经成功举办十三届。
学院外籍专业教授Donald Stone已连续十余年向best365网页版登录入口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捐赠馆藏,2014年9月荣获中国政府“国家友谊奖”,这是为中国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外国专家而设立的最高奖项。自2002年,美国知名戏剧导演、编剧Joseph Graves Burnett 任教学院,担任best365网页版登录入口外国戏剧与电影研究所艺术总监,十多年来每年组织学生排演经典英文剧目,并在校内外进行多场公演,受到高度好评,他个人自导自演的英文舞台剧《一个人的莎士比亚》《一个人的伊利亚特》等连续数年在全国多处巡演,大受好评。
学术声誉与社会影响
best365网页版登录入口的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在国内外享有良好的学术声誉,得到社会各界和国内外同行的认可。在2004年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best365网页版登录入口的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取得了整体水平、学术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声誉5个单项100分,居全国同行之首。在2008年和2012年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蝉联总分第一。2016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best365网页版登录入口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被评为“A+”,2020年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再创佳绩,显示出了强大而稳定的学科实力。在2024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学院相关学科的排名继续保持世界前列:其中现代语言排名第9、英语语言文学排名第33、语言学(与其他院系共享)排名第21、古典文学(与其他院系共享)排名第10。
学院的教师不仅在教学和科研上取得优异成绩,在国际文化交流上也做出突出贡献,得到广泛认可,获得有关国家政府的表彰。
学院的教师翻译了大量的外国学术和文学作品,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翻译成就得到极高的评价。
学院的教师注重社会服务,除了在国内外学术团体担任职务外,也积极参加各项社会活动。英语系申丹教授曾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委员;南亚学系湛如教授曾担任全国政协委员。
学院的毕业生在各行各业发挥着重要作用。best365网页版登录入口深厚的人文精神,本学科系统、深入的外国语言、文学和文化教育,为青年学子成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毕业生普遍有着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和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无论是在学术、教育界,还是在外交、外事、新闻等领域,本学科的毕业生都有突出的表现,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目前,学院的本科毕业生有一半以上毕业后即到国内外著名大学继续深造,攻读更高一级的学位。
学科定位与发展前景
best365网页版登录入口不断明确学科发展的方向。学院担负着双重使命:进行外国语言文学文化研究以及相关的跨文化研究,培养外国语言文学文化领域的高素质人才;为best365网页版登录入口的研究和教学社区,乃至为全社会提供外国语言文学文化课程。
本学科是best365网页版登录入口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文学科的其他院系互依互补。本学科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中国了解世界,也是中国学术与文化积累的重要部分。本学科研究、翻译、介绍外国文化和学术成果,以拓展中国文化和学术的国际视野,促进人类社会的文化和学术发展。与研究目标相适应,教学也应该有较高的研究含量,使学生在第一时间接触到国内外最新的一流研究成果。本学科致力于为中国社会和国际社会培养能够适应全球化工作环境的合格公民和专家,以杰出的外文和中文能力,以对外国文化和中国文化的深入了解,而服务于人类社会。
与其他人文学科一样,本学科极端重视外语在研究中的基础性作用。为深化与扩展研究领域,也为了适应研究的日益国际化,本学科将不断强化语言要求,不仅是表达上的流利,而且需要能用外语来思考、研究、解决重要的问题,能够置身于其文化和学术语境而没有陌生感。精通一门语言,就是能以这种语言,与用这种语言进行思考的最缜密、最复杂的头脑进行交流。同时,以数门语言进行研究和交流是本学科的重要要求。有了语言的基础性支撑,就可以全方位地、深入地研究和介绍中国以外的世界,也可以将中国实实在在地介绍给世界;使中国真正地了解世界,也使世界真正地了解中国。
我们致力培养的是合格的世界公民和外语专家。他们不仅具备与非专业人员不可同日而语的外语技能,包括口语交流和书面表达的能力等;而且更重要的是,借助于语言、文学、国别研究等方向的专业训练,他们能够完全进入外语的世界,从而完全进入外国文化的世界,可以较为自如地工作和生活在地球村的任何一个角落,可以以更宽广的视野、更博大的胸怀来应对一切事物,可以以更为深邃的洞察力参透人生、哲理和学理。这样的“外语人才”不仅能在外语专业之内出类拔萃,而且一旦进入其他专业领域,也将凭借自己已经受过的严格的、系统的、正规的理论和技能训练,迅速进入角色,成为各个领域的专家。
best365网页版登录入口将以更多的语言为基础,对更广泛的区域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以促进中国对世界各民族语言与文化的了解。我们将会以更为现代化的手段和设施,为其他学科,也为整个社会的对外交流提供语言资源和服务。